首页

SM在线论坛

时间:2025-05-30 04:06:42 作者:第六届两岸媒体人峰会在北京举行 浏览量:94491

  中新社上海3月26日电 (记者 李姝徵)作为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承载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以下简称临港新片区)正厚植科创“沃野”,着力培养未来产业。

  记者从26日召开的“2024临港科创大会”上了解到,临港新片区科技创新正迈入“2.0时代”。

  2019年9月,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整体搬迁至临港新片区。“经过将近三年的发展,我们发射了包括试验二十号C卫星在内的一系列相应国家重大的战略需求的卫星。”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院长胡海鹰当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更让胡海鹰欣喜的,是临港新片区航天产业化发展和航天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胡海鹰表示,不论是上游的供应链,例如聚焦研究卫星飞轮、新型荷载等企业;还是聚焦卫星应用的下游企业,都将在临港“落地开花”。

  官方数据显示,临港新片区已集聚卫星制造和卫星应用领域创新平台2个,国家、省部级实验室4个。临港新片区正积极推动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突破卫星批量设计制造等关键技术,基本建成低成本脉动式卫星批量生产线,力争建成中国领先的卫星智能化、标准化、批量化制造基地。

  “科技创新带来的新产业、新模式和新动能是构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临港新片区管委会高科处处长陆瑜表示,科技创新将是临港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目标,临港新片区着力构建未来智能产业集群、未来能源产业集群、未来健康产业集群和未来空间产业集群。此间官方提出,目标到2030年,临港新片区未来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

  据陆瑜介绍,临港新片区已落地的上海交大智能制造平台、朱光亚战略科技研究院平台等16家新型科创平台、科研机构发挥特色优势,围绕新材料、人工智能、空间信息等重点产业发展方向与创新企业深度合作。

  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布局临港新片区。在当日会议现场,RISC-V生态创新中心、同济卓越工程师学院、智能机器人产业研究院(筹)等7个科技创新项目签约落地。

  陆瑜表示,“以企业为主体”是临港新片区厚植科创“沃野”的关键一步。当日新认定的3家创新联合体和1家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以及正式揭牌的长三角—天岳国家技术联合创新中心、上技国际全球离岸创新网络基地,进一步凸显企业在临港新片区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

  “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往往从企业的需求侧,从市场的需求侧来开展创新,”陆瑜表示,以企业为主导,加之科研机构、科研平台的创新助力,“其成果转化成功率、效率会更高”。(完) 【编辑:黄钰涵】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韩正会见联合国秘书长、美国国务卿

“我们公司为不同的作物体系提供满足种植需求的定制方案,将种子、作物保护产品、数字化工具和可持续方案连接在一起,从而帮助农户、种植者等人收益最大化。”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农业解决方案部黄河流域大区技术负责人高静表示,借此契机她也期待更多年轻人才投入、覆盖“土壤”,为陕西农业作出更多贡献。

张立群任兵器工业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天水自古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商贸重镇,也为天水麻辣烫诞生提供了独特历史背景。在熙熙攘攘的秦州区四合院,抑或是天水古城等麻辣烫网红打卡地,不时可以看到身穿绿衣,驾驶绿色邮车的快递小哥们。

杭州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成立:886名运动员包括36名奥运冠军

据介绍,广州海事部门专门为重点民生物资船舶开辟绿色通道,实施“优先进出港、优先靠离泊、优先装卸货、优先办查验”,并利用“单一窗口”系统办理业务,实现进出口岸查验手续“网上办”,最大程度做到“零待泊、零等候”,有效提高了重点船舶在港周转效率,保证船舶进港“零待时”。

(两会观察)用智慧、靠技术 “85后”新农人代表“焕新”黑土地

中国与东盟相互开放市场需要增进互信和友好关系、需要双方增进一系列领域合作,特别需要有一个推动贸易和投资的平台,中国—东盟博览会为此应运而生。

大师精品之作 国台华鉴甲辰龙年生肖酒发售

对于这个消息,有网友表示这样的措施“比较人性化”。但也有人表示,这样的做法破坏了政策,“既然出行,就需要把堵车风险考虑进去,或者看到免费时段将过,就近在临近收费站下高速也是可以的”。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